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鉴别诊断 > 正文

5 岁半患儿反复发热、皮疹 你的诊断是?

类别:鉴别诊断 日期:2019-7-19 9:54:38 人气: 来源:

  患儿入院 1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可达 38.8℃,偶咳,无明显喘息,无恶心及,无腹痛及腹泻,在家未做特殊处理,为进一步诊治,遂入院。

  入院查体:神清,可,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 I 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未触及明显包块,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5.3x109/L,PLT 400x109/L,CRP:16 mg/L,余生化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未见异常,A 群链球菌实验阳性。

  入院第二天(2017-12-02),患儿躯干出现皮疹(皮疹特点为呈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斑,压之褪色),伴有瘙痒,且痒感明显,皮疹间皮肤一片潮红,用手指按压后呈白色,数秒后恢复原状(指压痕阳性)。皮肤褶皱处皮疹密集,色深,形成线),热退,患儿嘴角出现溃烂,眼周及眼睛发红,大拇指大面积褪皮,躯干的皮疹开始消退。嘴角溃烂和眼周红一直持续 5d(2017-12-18)。

  2018-01-04,复又发热,胎梦大全最高体温达 38.5℃,偶咳有痰响,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手掌开始脱皮。

  1. 患儿主因发热 1d,使用抗生素 3d 后热退,查体:舌部可见杨梅舌,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 I 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2. 患儿发病第二天可见猩红热样皮疹(患儿躯干出现皮疹(皮疹特点为呈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斑,压之褪色),伴有瘙痒,且痒感明显,皮疹间皮肤一片潮红,用手指按压后呈白色,数秒后恢复原状(指压痕阳性)。皮肤褶皱处皮疹密集,色深,形成线. 辅助检查:WBC 中性粒细胞增高,CRP 均高于正常,心脏彩超未见异常。A 群链球菌实验阳性,可明确诊断。

  川崎病是一种病原微生物毒素刺激免疫系统产生超抗原免疫反应性疾病,造成血管炎综合症,这可能是川崎病发生皮疹的病理生理原因。

  1. 对川崎病及猩红热认识不足,发热、皮疹、咽部充血及血象升高等情况,两者均可以表现一致;2. 对小儿出疹性疾病的皮疹鉴别不足,因川崎病皮疹为多形性红斑样皮疹,皮疹形态较多,临床上最常见的为荨麻疹样皮疹,其次为深红麻疹样斑丘疹,典型的猩红热样皮疹相对不多见。

  3. 对病史了解不够细致,尤其是发病早期,因猩红热为传染性细菌类疾病,发热期与出疹期多有明显的先后顺序,且出疹部位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川崎病则不明显,且川崎病的皮疹分布多呈向分布。

  4. 查体不细,如川崎病,虽有咽部弥漫性充血,但多无扁桃体肿大,无明显的化脓性改变,而猩红热化脓性改变明显,另外猩红热虽有咽部充血改变,但较少有双眼球结膜充血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果观察不细可造成误诊。

  5. 对猩红热样皮疹的病人要详细询问病史,细致查体,注意皮疹的鉴别,以及是否伴有其他伴随的症状及体征,尤其 3 岁以内疑似猩红热的患儿,应注意川崎病的可能。

  [1] 李晓慧. 川崎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2013,28(1):9.

  [4] 孙小梅,孙景晖,川崎病诊治进展 [J],实用儿科临床,2011,12(1):12-14.

  财成国际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仅为喜欢苏州爱苏州而成立的一个小型网络资讯网站,非官方,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