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治疗用药 > 正文

医学故事|宽街甲子中医人:赵炳南、祁振华_寻医问药网

类别:治疗用药 日期:2018-9-15 22:47:12 人气: 来源:

  60年前,《日报》一则不足200字的消息,标志着第一家中医医院就此诞生。建院之初,这里汇集了京城及华北地区御医派、师承派、学院派等各派名医70余人。此后,又吸纳了一批身怀绝技的名医,如张菊人、秦重三、方瑞丰、魏舒和、赵炳南、祁振华等人。他们不仅把大量秘方和珍贵药材贡献给国家,同时打破门户之见,把身怀的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同时还形成了名医荟萃、流派纷呈的局面。

  赵炳南(1899~1984),原名赵德明,回族,经名伊德雷斯,祖籍山东,出生于宛平(今属市)一个贫苦家庭。赵炳南自幼身体羸弱多病,从5岁到5岁仅3年间就出过天花,患过痢疾,得过麻疹,发过疟疾。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深深懂得生命的珍贵,在幼小的心灵里已播下了立志做一名为他人解除病痛的医生的种子。6岁时,赵炳南进入私塾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但因家境清贫,他的学习仅勉强维持了6年便中断了,过早地社会。少年时期的赵炳南目睹饥寒交迫、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劳苦大众,心灵受到极大震动,这更加坚定了他立志做一名医生为解除病痛的。

  1912年,13岁的赵炳南开始在德善医室从师于名医丁德恩,学习中医皮肤疮疡外科。在短短的3年里,他研读了《外科准绳》、《疡医大全》、《外科启玄》、《医金鉴》、《本草纲目》等数十部医著。他刻苦努力、孜孜不倦的深深打动了丁老先生,故尽得其传。1920年,赵炳南自设医馆开始行医,悬壶于西交民巷。曾任当时市中医公会外科委员、华北国医学院外科教授等职。

  赵炳南先后担任中医医院皮外科主任、副院长、名誉院长,兼任市中医研究所所长、第二医学院中医系教授等职务,并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及其外科学会及皮科学会委员,全国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医学会理事长。担任过市人民委员。还曾被选为第二、三、四、五、七届市代表,第七届常委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代表。市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还多次受到毛、周总经理、委员长的。

  赵炳南前30年主要搞中医外科,后30年主要搞中医皮科,所以他常说“我是中医皮外科”。赵炳南是我国现代中医皮外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在广泛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前世死因分析测试年临践,提出了“湿滞”、“顽湿”、“血燥”等理论;研发了拔膏、熏药、黑布药膏、引血等独特疗法;创立了中医皮肤科疾病辨证论治体系和诸多疗效显著的经验方。擅长治疗顽癣恶疮等疑难,对皮肤外科理论及内服、外用药的研究有独到之处。研制改良的黑布膏药、紫色疽疮膏、搓药、拔药、熏药等制剂以及自制的全虫方、麻黄方等验方,沿用至今。著有《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一书,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他还先后参加编审《医结合外科临床手册》、《实用皮肤科学》、《简明中医皮肤病学》、《中医外科学》等。晚年则专门致力于皮肤病的治疗与研究,取得了可喜的,为祖国中医皮肤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谓德高望重,声名远播。

  祁振华,字文佩,市人,生于1899年,卒于1969年。祁先生少年时就立志学医,1915年,刻苦学习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名著,1923年考取医师资格,设诊所于西城报子街。祁先生擅治各种儿科疑难杂症,为人谦虚谨慎,用药简练而效佳,1931年时,在京城已颇有名望,每日前来就医者门庭若市,应接不暇。

  1956年中医医院创建时,被聘为首任儿科主任。多次被评为院及市先进工作者。1960年被评为全国儿童工作者先进代表,并被授予“儿科专家”称号,由国家副宋庆龄亲自颁发了状。

  祁先生对中医理论有很深的造诣,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用药上简练而药力专攻,组方常三、四味药而已,重症亦不过五、六味,而疗效奇佳。他常讲“药无,得当就好”。先生故去后,生们整理编写出版了《祁振华临床经验集》一书,受到了医务界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特约主编/中医医院 李学燕)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关键词:中医问药网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仅为喜欢苏州爱苏州而成立的一个小型网络资讯网站,非官方,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