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鉴别诊断 > 正文

热点文章霞:稳定型心绞痛舌诊治疗验案一例

类别:鉴别诊断 日期:2017-10-8 22:01:34 人气: 来源: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和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周期较长。现代医学认为,脂质代谢紊乱及脂质沉积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病理基础。《金匮要略》明确指出胸痹的病机为阳微阴弦,即认为胸中阳气不足、阴邪乘虚上袭阳位而痹阻心脉是病机关键。笔者临床观察发现本病属肾阳亏虚者常见,说明肾阳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肾阳虚则心阳不足,进而寒凝、瘀血、痰浊等阴邪随之内生为重要的致病因素。笔者长期深入临床,运用扶阳法防治冠心病方面卓有成效。现将此法简要介绍如下,以扶阳学术思想及相关诊疗经验,兹就相关机理探讨及临床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古人对其病机早有论述,如《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亦有论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金匮要略心典》对阳微阴弦 注云:阳微,阳不足也;阴弦,阴太过也。阳主开,阴主闭,阳虚而阴干之,即胸痹而痛。痹者,闭也。此言之胸痹心痛病机,亦可推类于冠心病。阳微与阴弦并见,说明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阳虚阴乘,邪正相搏,故日阳微阴弦。阳微一则为上焦阳气不足,即心肺阳气亏虚;二则为中下焦阳气不足,即脾肾阳气亏虚,尤以肾阳亏虚为主。而阴弦一是阴寒、痰浊、水饮、血瘀类病邪痹阻胸阳;二是中下焦阳气不足对上焦的影响。阴寒、痰浊、血瘀为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而心、脾、肾阳气亏虚是导致阴寒、痰浊、血瘀发生的根本原因,为发病之本,这是胸痹心痛本虚标实的实质。

  国医大师志正教授认为,本证出现的肾心痛可由肾虚及心,或心病及肾,心肾同病。肾阴虚不能上济心阴,肾阳虚不能温煦心阳,水火失济,心肾不交。笔者认为胸痹乃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故采用扶阳法防治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因阳气是人身的主导,正如《素问•生气论》所论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扶阳派著名医学家郑钦安先生在《医理真传》中说: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百病不作。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著名中医学家卢铸之、卢水定也在著述中论述阳气的重要性:人之生成,存在于天地之中,之内,之间,一切动静都随之气机而转,业医者须识得《内经》所论:凡之要,阳密乃固,提示人们要认识到人体阳气的极端重要性,扶阳的学术见解,在辨证论治之中,当始终遵循扶持和辅助阳气为治病要领。学说是中医学术的理论核心,元阴元阳为人身生命之根本。扶阳理论与其他中医学术流派具有本质区别的观点是认为:两纲虽说是互根的关系,阳气为主,阴精为从。须阳气密于外,阴精才能内守。因而扶阳学派认为学说的核心是阳主阴从。认为阳气在人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认为失去了阳气的化生温煦,阴精也不可能形成存在。冠心病心绞痛核心病机为阳气不足,阴寒内盛,乃本虚标实,故在治疗上必当以扶阳治本为主,祛痰化瘀治标等为辅。

  患者刘xx,男性,69岁,主因胸闷、喘憋、心慌反复发作5年余,加重1月余就诊。患者5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喘憋、心慌等症状,每于气候变化时发作,未系统诊治。2年前患者自觉胸闷、心慌加重,至外院就诊,查冠脉CT示:左右冠状动脉未见有意义狭窄。诊断为冠心病,予药物控制,间断服药,症状稍缓解,病情控制尚平稳。1月来患者无明显诱因胸闷、喘憋、心慌等症状加重,不能缓解,遂来就诊。刻下症见:胸闷、心慌、喘憋,动则加剧,无胸痛、放射痛,咳嗽咳痰,痰色黄质粘,时有头晕、腰酸、双下肢麻、胀感,双下肢畏寒,乏力,口干,饮水量多,纳食可,食后腹胀,小便频急,夜尿5-6次,大便可,眠可。既往高血压病病史8年余,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尚可;心律不齐病史4年余,2月前诊断为房颤。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5年余,间断服药控制。近20天内患者2次出现一过性意识,每次持续30s,可自行恢复,未系统诊治。查体:T 36.5○C,P 92次/分,R 14次/分,Bp 123/81mmHg。口唇色暗,胸廓对称,呈桶状,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鸣音。心率103次/分,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杂音。双下肢轻度可凹陷性水肿。舌淡红,舌边尖红,苔黄白相间,体胖,有裂纹,有点刺,有齿痕,脉沉细弱。

  西医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慢性心房颤动,心功能Ⅱ级。2. 慢性支气管炎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感染,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4.高脂血症,5.晕厥原因,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2.4.1基本病情分析 患者老年男性,为慢阻肺合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其冠心病、心绞痛病史较长,本次入院前2年曾行冠脉CT示:左右冠状动脉未见有意义狭窄。但药物治疗效果差,反复阵发胸闷。1月来患者无明显诱因胸闷、喘憋、心慌等症状加重,冠脉病变具体情况不清。本次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左冠脉左前降支中远段见70%×20mm狭窄,置入EXCEL3.0×24mm一枚。患者为房颤心律,BNP940pg/ml(正常0-125pg/ml),心脏彩超:EF 60 %,右房轻大(41*57mm),余房室内径正常。考虑较轻的维持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

  中医辨证:患者为老年男性,久病体弱,有多年的肺胀病史。久病导致肺虚,痰浊停滞于心胸,每因外感诱发病情发作加剧。患者本次发病,以胸闷、喘憋、心慌为主诉,乃是由于外邪引动伏痰,致使痰浊闭阻于心脉,导致胸痹。痰浊盘踞胸中,淤阻心脉,同时也阻遏中气,导致肺气不利,因而出现胸闷,心慌及喘憋、口唇青紫等症;同时久病伤气,所以头晕,乏力,遇劳加剧;痰浊中阻,脾胃运化不利,升降失常,胃气不能和降,则见食后腹胀,水液输布失常,则出现口干,多饮;痰浊阻肺,肺气不利,郁而化热伤阴,故而咳嗽咳痰,痰色黄质粘;肺胀日久,母病及子,伤及肾阳,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故见腰酸、双下肢、欠温、肿胀;年老体衰,肾阳不足,开合失司,膀胱失约,导致小便频急,夜尿5-6次。舌淡红,舌边尖红,苔黄白相间,体胖,有裂纹,有点刺,有齿痕;脉沉细弱为阳虚痰浊内阻之象。故本病辨病为胸痹,辩证气阴两虚,痰浊内阻,病性本虚标实,病位在心、肺、脾、肾。

  舌与热病的重要意义,早在《内经》就已引起了重视,如《灵枢•热病》说:舌本烂,热不已者死。在温病学中,舌的变化最具有预报价值,无论舌苔的变化或舌质的改变,都能灵敏地反映热病的进展。如舌苔由白→黄→灰→黑,舌质由红→绛→紫,提示热病的卫→气→营→血转归变化和热邪由上焦逐渐深入下焦。

  2.4.3治疗 综合上述辩证观点,一诊:患者为胸痹合并肺胀,以痰浊阻络为标,以阳气虚衰,又兼肺阴亏虚之气阴两虚为本;治疗要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分清主次病证。患者当前胸痹为重,会危及生命,肺胀当前并未有危及生命的喘脱倾向,故而治疗应以胸痹为急,兼治肺胀。所以治法以豁痰,宣痹通络,兼以扶阳益气养阴。拟方:瓜蒌15g,薤白10g,制附片10 g,干姜6 g,苏子10g,白芥子9g,葶苈子10g,黄芪15g,白术10g,砂仁10g,炙甘草6 g,服7剂。方中瓜蒌化痰开结降逆;薤白、附子、干姜辛温通阳。苏子、白芥子化痰降气,止咳平喘,佐以葶苈子,泻肺祛痰加强平喘。黄芪、白术、砂仁益气健脾、燥湿开胃。二诊:患者胸闷、喘憋,咳嗽咳痰症状好转,仍有头晕、腰酸腿软,双下肢畏寒,乏力,口干等症,上方去瓜蒌、薤白、葶苈子,加川芎10g,熟地20 g,当归18 g,牛膝10g,加大温补肾阳之力,此方服7剂。1个月后三诊,患者诉服药后症状明显好转,胸闷心慌症状只在劳累后出现,腰酸减轻,足渐温,可,可适当劳动。查看舌脉:舌淡红,舌边尖红,苔薄黄,体胖,有裂纹,有齿痕,脉沉实有力。此时患者主要是以脾肾阳虚为主,法当温补脾肾。嘱患者以人参归脾丸合金匮肾气丸为主配合饮食营养长期调养。

  回顾此病人的治疗,贯穿病程始终的治疗思乃是温阳。方中附子、干姜取四逆汤救逆回阳之意,旨在温补肾阳。冠心病为血气同病,心阳不足是其病因。因此在治疗冠心病的时候,需要特别注重温补肾阳而振奋心阳。附子一药,受古今众多名医之推崇,张景岳称附子为药中四维,称其大能引火归原,制伏虚热,善助参芪成功,尤赞术地建效。无论表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冗所当急用。扶阳著名医家郑钦安氏则指出凡一切阳虚诸症均可应用,不必病至少阴方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附子具有明显的强心,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还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此外,附子还具有免疫调节,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心肌等作用。故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以重用附子、干姜等药温补肾阳治本,瓜蒌、苏子等药化痰开结降逆治标收获良效不无道理。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仅为喜欢苏州爱苏州而成立的一个小型网络资讯网站,非官方,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